第(2/3)页 “人家刚才看了好几件,连咱们柜台上那个乾隆年间的青花瓶都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赵秀芹又补充了一句,眼神里带着几分忐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招呼了,就赶紧给您打电话了。” 柱子拍了拍赵秀芹的肩膀,示意她放心,心里却在快速盘算:能看不上乾隆青花的,这位沈先生的眼光可真够高的,看来今天得把压箱底的好东西拿出来了! 柱子点点头,脸上瞬间堆起了热情又不失稳重的笑容,快步上前:“哎呦,沈先生!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刚有点事出去了一下,让您久等了!怠慢怠慢!” 他说话的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几分歉意,又不失老板的架势,既热情周到,又不显得谄媚低贱。这是他多年做生意练出来的本事——对什么样的客人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语气。 沈先生转过身,扶了扶眼镜,打量了一下柱子,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语气平和:“无妨,我也刚到不久。小兄弟就是这里的老板?” 那声音不急不缓,带着一种天然的从容和威严,像是在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柱子知道,这是在打量他的分量。沈先生的目光在柱子身上停留了几秒,似乎在评估眼前这个人是否值得深谈。 “对对对,鄙姓赵,名叫赵德柱,您就叫我柱子就行,朋友们都这么叫。”柱子笑着伸出手,示意沈先生坐下,随后示意赵秀芹去沏壶好的茶叶来。 他的动作流畅自然,既表现出了对贵客的尊重,又不失主人的大方得体。柱子知道,这种级别的客人,最看重的就是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太过热情会让人觉得你急于求成,太过冷淡又会让人觉得你不识抬举。 “沈先生远道而来,是我们小店的荣幸,一会咱们边喝茶,边聊天!”柱子继续说道,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着该把库房里那几件真正的好货拿出来给沈先生过目了。 “赵老板年轻有为啊,”沈先生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那茶香在他口中弥漫,让他眼神中的欣赏更添几分。 他将茶盏放回桌上,微微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仔细扫过店堂里博古架上摆放的那些瓷器、玉件和字画。他的眼神深邃而有神,仿佛能穿透器物的表象,直达其核心,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我看你店里面上的这些东西啊,虽然单拿出来,可能都算不上是那种顶级、能上拍场的绝世珍品,但胜在品相都极其周正,没有一件是残损敷衍的,全都是开门见山的真东西,没有丝毫的猫腻。” 说着,沈先生微微一笑,“这说明啊,赵老板你不仅是个做生意实实在在的人,更是个拥有真材实料、眼力不凡的行家。这份对品质的坚持和把握,在如今这鱼龙混杂的古玩行里,可是相当难得,也极为可贵啊。” “沈先生您真是过奖了,我可担当不起这般抬爱,”柱子闻言,赶忙谦逊地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我哪儿敢当您这般溢美之词呢?” “我这也就是个小本经营的铺子,说白了就是混口饭吃,挣点辛苦钱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