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自作孽 上-《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冀州对”中第一个战略之所以是要夺取北方,一方面是袁绍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要夺取天子的难度比较大,需要直接面对董卓所率领的西凉军,袁绍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无法做到的。
而现在情况改变了,一个轻松得到天子,获得大义的机会就摆在了袁绍的面前。
当时沮授就劝袁绍:“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忧虑关注国家为百姓着想的意思。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
沮授说得合情合理,已经把袁绍说动了,袁绍本来已经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挟天子而令诸侯。
但这个时候郭图和淳于琼却插了一脚,他们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这时就是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时候。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沮授没有放弃,仍然苦口婆心的劝道:“现在接来天子,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先下手,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希望您考虑。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将军您能多考虑一下,早早有所图谋。”
另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在献帝和百官逃出长安在安邑住下后,袁绍曾经派部下颍川人郭图前去朝拜。是郭图回来后劝说袁绍把献帝迎到邺城,而不是阻止沮授,力劝袁绍拒绝迎接天子。
但历史上沮授和郭图关系一向不好,郭图更是次次都和沮授对着干,而且沮授很早就在“冀州对”中把迎天子作为了一个核心目标,所以《三国志》中的相关记载真实性不是很高。
当然也不排除郭图看到沮授想迎天子后,出尔反尔的可能。
而袁绍最终没有采取迎天子的建议,坐视天子回到了洛阳,最终被曹操夺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