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巴伯的话,格里眉头稍稍松开,巴伯说的情况,他自然知道,但观众的好奇心,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买票走进影院。 所以,他心中还是颇有顾虑。 见到格里依然一副不肯松口的样子,巴伯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份调查文件,递给格里,说道:“这是我委托专门调查机构,在这两天做的市场调查,你可以!” 格里接过文件,门的调查公司名称,神情微微缓了缓,这个调查公司的信誉还是相当过硬的。 这是调查总结。 随即抽查1000个人,其中有920人知道《刘长青》这部电影,640人左右对这部电影感兴趣,460人表示如果有机会不排斥观电影,320人表示肯定会去部电影。 保底三分之一的观众基数,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比率了。 但这些对格里来说,还不够! 以前像这样调查报告好票房成绩却一塌糊涂的电影,也不是没有。 更关键的是《刘长青》现在的负面形象,经过媒体和一些知名人士的渲染,仿佛如果米国观众要是观电影,就是犯罪一样。 格里轻轻放下报告,来回走动,思考巴伯的计划,心中依然不敢下定决心。 说实话,要不是考虑到巴伯以往辉煌的资历,以及杨铭的关心,他现在都想立即回绝巴伯的计划,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可以,他还是想安排《刘长青》试映,票房成绩可以,再视情况进一步扩大影院放映数量。 这样做非常稳妥,能把风险掌控最小的范围内。 巴伯见到格里依然还是不肯下定决心,知道如果不说点重话,估计对方肯定还是犹豫不决。 于是,他盯着格里的双眸,缓缓说道:“预料之中的成功,从来不会有人欣赏;如果是不可思议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让你功成名就的成功!” 作为职业经理人,格里听到这话,瞬间就明白了巴伯的意思。 如果是稳妥的成功,对于一家企业的经理人来说,只能算是基本合格而已,并不算优秀。 也许会被认为保守。 但如果力排众议,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那么他的决定,才会被所有人评价为英明果断。 为他资历镀上一层耀眼的光环。 “而且这一次的机会非常大,以前好莱坞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刘长青》这样充满矛盾焦点的电影,这将会是一场风暴!”巴伯悠悠继续说道。 说完这句话,他没等格里说话,又拿出一份计划书,递给格里,道:“这是我安排人做出来的新宣传计划,你” 现在想要让媒体大规模为《刘长青》做正面宣传,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巴伯想了想就反其道而行之,那就继续把矛盾扩大,让风暴更加猛烈! 当所有媒体对一部电影疯狂口诛笔伐,就因为一个莫名的理由,这势必会让影迷对这部电影感到更加好奇。 格里仔细伯递过来的宣传计划,眼眸中闪过阵阵惊奇,过了片刻之后,他缓缓放下文件,轻轻松了一口气:“巴伯先生,你的说辞永远那么打动人心,我认为在这世界上,就没有你说不动的人!” 此话说出口,意思已经明了。 巴伯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两人在杨铭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是老熟人,一家电影公司,一家院线公司,打交道的机会太多了。 虽然格里现在已经同意了巴伯的计划,但还是提醒对方:“你这是走钢丝啊!” 《刘长青》固然现在引起影迷的强烈好奇,但在媒体宣传下,其负面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 正如格里所说,巴伯的计划就是走钢丝。 “呵呵,不用担心!”巴伯仿佛胜券在握摆摆手说道。 本书来自 /book/html/12/12493/index.html 第(3/3)页